新聞資訊
混凝土防凍劑在冬期施工中的應用
一、前言
我國北方地區,冬季混凝土施工應用防凍劑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防止混凝土的凍害,使澆注的混凝土能在負溫下繼續硬化,從而達到設計要求的強度。混凝土在冬季施工中采用負溫法摻用防凍劑,與以往冬季施工中通常采用的加熱方法相比,具有設備簡單,投資少,節約能源,使用方便等優點。
二、混凝土摻防凍劑的抗凍機理
2.1混凝土受凍成因及防凍劑抗凍原理
(1)混凝土是一種多孔性材料,受凍害具有三個重要條件:溫度、水、混凝土內部結構孔的空隙狀況,三者缺一構不成危害。混凝土在硬化中和硬化后形成許多大小不同的孔隙及相互連通的毛細孔通道。這些孔隙和毛細孔通道充滿水,當溫度降到負溫后,使水相轉變成冰,體積膨脹,造成凍害。
復合型防凍劑的組分一般由防凍劑、早強劑、減水劑和引氣劑組成。其中:
①防凍劑能降低混凝土中液相冰點,使混凝土在一定負溫度下有部分不凍水存在,保證混凝土不遭受凍害并在一定時間里獲得預期強度。
②早強劑促進混凝土早期強度的生成,使其及早達到臨界強度以防凍害。
③減水劑除了保持混凝土需要的和易性及降低用水量之外,它還有分散作用,使水泥成為細小的、彼此分離的單個粒子,均勻地分布于水中。從而達到改善混凝土孔隙結構,降低混凝土中可凍水含量,并使凍晶粒度小且分散,以減輕冰的破壞作用。
④引氣劑則使混凝土在攪拌過程中帶人空氣,形成很多封閉型微氣孔,以緩解冰的凍脹應力破壞,提高混凝土的防早期凍害性能。
2.2防凍劑選用遵循的原則
(1)在日低氣溫為-5℃時,當混凝土采用一層塑料薄膜和兩層草袋或其它代用品覆蓋養護時,可選用早強劑或早強減水劑代替抗凍劑。
(2)在日低氣溫為-5℃,-10℃和-15℃時,仍采用上述保溫措施時,可分別采用規定溫度為-5℃、-10℃和-15℃的防凍劑。同時要執行我國現行規范GB50204-92的各項凍施規定。
(3)選擇的防凍劑需經**以上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認可。防凍劑在工程應用前根據使用說明書中各項技術指標進行模擬試驗,確定混凝土配合比,避免由于摻量不當造成質量問題。
2.3摻防凍劑混凝土配合比設計
(1)采用JC415-92混凝土防凍劑標準中的有關試驗標準和化驗方法。
(2)摻引氣組份的防凍劑混凝土的砂率應比不摻時降低2%-3%。防凍劑的摻量應根據施工溫度、通過試驗確定。
(3)混凝土水灰比宜按:C20混凝土0.5~0.6,C40混凝土0.35-0.45。
(4)C20和C40混凝土水泥用量均不宜低于300kg/m3,重要承重、薄壁結構的混凝土水泥用量可增加10%。
、通過
三、冬季混凝土摻防凍劑施工的注意事項
(1)摻防凍劑混凝土的原材料必須符合冬施要求。所用水泥應優先選用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泥標號不應低于425#,嚴禁使用高鋁水泥。
(2)使用防凍劑要注意摻加方法。對于防凍劑中含有不溶物或溶解度小的鹽類,必須以粉狀與水泥一起摻加。需配成溶液使用時,應使充分溶解并攪拌均勻,并控制其濃度和每次加入量。如果采用復合型防凍劑時,要考慮它們的共溶性。若不共溶,應分別配成溶液后,分別加入混凝土中。為加速溶解,可采用40~60℃的熱水配制成溶液后,分別加人混凝土中。以粉狀加人的防凍劑,如有受潮結塊,應磨細通過0.63mm篩后方可使用。
(3)要嚴格控制摻量,根據施工期日低氣溫為-10℃,-15℃,-20℃,可以分別采用規定溫度為-5℃,-10℃,-15℃的防凍劑。不同防凍劑的摻量,差別很大。摻量不準時對混凝土的性能影響很大,過量會使混凝土凝速太快,造成施工困難、構件表面析鹽嚴重,影響外裝飾質量。摻量過多反而降低混凝土強度,轉人正溫養護后強度仍不增長。如果摻量不足,混凝土結構凍壞。現在正逐漸向低含堿、低摻量方向發展,這有利于防范堿骨料反應對混凝土的危害。
(4)防凍劑混凝土攪拌時間應比不摻防凍劑的延長50%,從而保證防凍劑在混凝土中均勻分布使混凝土強度一致。盡量縮短運輸和澆灌時間。為了提高混凝土早期強度,混凝土人模溫度不得低于-5℃。
(5)采用復合型防凍劑中有引氣劑混凝土應采用負溫法養護,不能采用蒸汽養護。采用蒸汽養護不但降低它的強度,而且還降低它的耐久性。混凝土澆灌完后,立即對外露面進行覆蓋,并不得澆水。初期養護溫度不得低于防凍劑的規定溫度。當混凝土的溫度降到防凍劑規定溫度以下時,混凝土抗凍臨界強度應達到3.5MPa,否則必須采用保溫措施。